该要素主要体现在入厂检查和制造过程审核中。
入厂区域审核重点:检验人员是否理解工作的流程,特别是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是否熟练的掌握了检验量具的使用;是否理解、掌握了零部件检查要点;是否熟练的掌握了质量工具的使用要领。
制造过程区域审核重点:生产现场是否配备了能力矩阵图,能力的评定标准及记录;操作人员是否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是否理解了技术要求、加工尺寸等。
3.2 机(Machine):机器设备(包括设备与制造专用工装)
该要素主要体现在制造过程区域的审核中。
审核重点:设备台账是否建立;所用设备是否与PPAP、作业指导书中设备一致;设备是否按计划正常点检,包括开班前点检,点检内容是否科学,点检记录是否齐全;设备是否按计划进行正常保养,保养记录是否齐全;设备备件是否充分;工装是否进行过标定检查,有无第三方证明工装的有效性;工装有无有效标示,有无混用风险。
3.3 料(Material):材料(包括原材料和分供方配套件)
该要素主要体现在入厂区域的审核中。
审核重点:检查方式是否科学;检查记录是否齐全,是否便于查阅;试验计划及记录是否齐全,试验报告是否规范。
3.4 法(Method):工艺方法
该要素贯穿三大区域的审核。
审核重点:是否有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作业文件签字、盖章、更改是否规范;作业指导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针对变更,工艺文件是否及时作出了更改;文件是否存放于便于取到的地方;针对作业文件中涉及的各类记录表是否齐全,是否规范管理。
3.5 环(Environment):环境
该要素贯穿三大区域的审核。
审核重点:现场是否完成区域定制工作,标示是否清晰有效;对于有特殊环境要求的是否按要求执行到位;是否配备灭火器等安全措施。
3.6 测(Measure):测量
该要素主要体现在入厂区域与制造过程区域的审核中。
审核重点:量具、试验设备台账是否建立;测量设备是否按计划进行点检工作;点检单位是否具有点检资质;点检记录是否齐全;是否有备用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