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汽车内饰材料低碳化转型
“双碳”背景下,受循环经济战略及汽车产业政策的双重驱动,越来越多的原料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帮助汽车低碳化发展。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生态经济已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作为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汽车内饰领域也随之迎来了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的新时期。
政策背景
■ 欧盟 EU
● 欧盟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2014.7
● 循环经济中的欧洲塑料战略 2018.1
● ACEA-CLEPA关于欧盟塑料战略意见书 2018.9
● 其他相关:ELV报废车辆管理指令,RRR回收指令,WFD废弃物框架指令,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绿色协议,其他化学品法规,等等
应对思路&措施:
● 建立系统循环的闭环,建设更多塑料后端处理基础设施
● 源头减塑,提升产品循环利用性,比如“绿色公共采购”
■ 中国 CN
● 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2016.1
● 循环发展引领行动 2017.5
●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 2021.5
● 其他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汽车禁用物质要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其他化学品法规, 等等
应对思路&措施:
● 支持,激励,规范,监督企业及园区进行循环转型
● 源头控制
● 资源回收基地与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
应用方案及建议
■方案一:自产外销
● 优势
扩大业务板块,自行生产再生料
优化碳排放问题
● 劣势
工艺流程复杂,多为降级使用
■ 方案二:自产自销
● 优势
可实现降本
可要求供应商管控
● 劣势
对性能的影响有待研究
无法解决源头资源投入问题,对碳排放等问题正向影响有限
■ 方案三:外产自销
● 优势
可根据要求订制,可保证性能
● 劣势
成本较高,需要与供应商协调
公正
价格透明
收费合理
高效
管理先进
流程简捷
专业
致力专业
服务全球
诚信为本
服务万家
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