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 ISO9001:2026来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战略革新与应对之道

DIS ISO9001:2026来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战略革新与应对之道

 

2025年8月,ISO9001国际标准草案(DIS)正式发布,标志着这一全球应用最广泛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即将迎来2015年以来最重大的更新,最终版本ISO9001:2026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正式落地。此次修订历时36个月,远超常规周期,不仅回应了数字化转型、全球风险挑战等时代需求,更实现了从“过程合规”到“价值创造、战略韧性”的核心跃迁,将深刻重塑企业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

DIS ISO9001:2026的修订并非简单的条款调整,而是基于三大核心驱动的理念重构。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渗透,让AI、大数据等技术重塑了生产、检测与客户交互全流程,传统人工主导的质量管理模式已难以适配;全球供应链断裂、气候变化等新风险凸显,要求体系从“稳定环境管理”转向“动态风险应对”;企业普遍并行运行多体系认证的现状,推动标准强化与ISO14001、ISO45001的协同性,减少重复建设成本。在此背景下,新版标准跳出“合规底线”思维,引导企业将质量管理与战略发展、可持续性深度绑定,实现从“被动管控”到“主动增长”的转型。

新版标准的核心变化体现在八大关键维度,覆盖战略、风险、技术、协同等全领域。在气候与可持续方面,条款4.1明确要求企业评估气候变化影响,4.2新增相关方的气候需求识别,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与ESG达标;风险管控上,将原合并管理的“风险和机遇”拆分为独立条款,要求建立专项流程主动识别和把握发展机遇,而非仅被动防御;领导作用进一步升级,新增推动质量文化、道德行为(如反贿赂)及支持远程/混合工作基础设施的责任,强化高层对质量管理的战略引领。

数字化转型成为标准更新的重要方向,多个条款明确融入新兴技术应用。术语上以“文件化信息”替代“文件和记录”,支持云端存储与动态更新,适配数字化协作需求;条款7.1.4、10.1等提及AI、大数据等技术在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同时要求评估技术伦理与数据安全;顾客满意度管理新增社交媒体、网站反馈等信息来源,建立实时监测与主动回访机制,实现全生命周期客户体验管理。供应链管控也更趋严格,要求将外部供方过程纳入企业质量体系,通过常态化绩效评估强化协同,杜绝“质量甩锅”现象。

对于企业而言,DIS ISO9001:2026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长期来看,标准能帮助企业构建战略韧性,通过气候风险管控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借助数字化工具提高管理效率,依托质量文化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但短期落地需应对多重压力:中小型企业面临合规成本增加,需投入资源建立气候风险模型、搭建数字化平台;技术适配需打破跨部门壁垒,实现IT、生产、合规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员工能力升级需求迫切,需培养数字化操作、风险预判等新技能。

面对新版标准,企业需提前布局,有序推进转型落地。首先应开展差距分析,对照DIS版本梳理现有体系与新标准的差异,重点关注气候风险评估、数字化工具应用等新增要求;其次制定分阶段过渡计划,利用3年过渡期(2026-2029)逐步完成流程再造,2027年前完成体系优化方案,2028年启动换版审核;在能力建设上,加强全员培训,提升对质量文化、数字化工具、气候风险管理的认知与应用能力;同时选择专业认证咨询机构,结合行业特点定制适配方案,避免“一刀切”的形式化整改。

DIS ISO9001:2026的到来,标志着质量管理进入“战略引领、价值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对于企业而言,此次换版不是简单的“证书更新”,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深度升级。唯有主动拥抱变化,将标准要求内化为发展动力,通过数字化赋能、文化重塑、协同增效构建高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筑牢竞争力根基,真正实现质量管理从“体系合规”到“战略增值”的跨越,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首页    行业动态    DIS ISO9001:2026来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战略革新与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