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行业2024年总结,2025年展望

认证行业2024年总结,2025年展望

 

2024年认证行业呈现出多方面特点,总结如下:

市场规模与企业数量

据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截至2024年12月,中国有效认证证书总数约为402万张,获证企业达108万张,其中广东省是证书获取量最高的地区。

行业竞争格局

  整体呈小散弱格局,民营企业占比85.19%,靠低价竞争维生,6成以上企业选择融资以扩大市占率。

 外资龙头企业凭借先进设备、品牌力等优势抢占市场,加剧竞争,本土机构面临较大挑战.

 从全国认证认可公共平台获悉,截止2024年11月底,全国认证机构1245家,较上个月增加8家,全国实际发证的认证机构1113家。

行业发展趋势

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通过数字化获客、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如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增加与客户的触点,向“一站式”服务方向发展.

 新兴领域需求增长:随着数字经济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电子认证等在新兴领域的需求日益凸显,同时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认证需求也在增加.

 技术创新推动升级: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应用升级,推动检测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效率和精准度. 

政策与监管

政府监管力度加大,通过强制认证、标准制修订等手段助推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同时新版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发布,促使行业走向规范化.

区域分布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认证行业更为繁荣,如广东省是检测认证行业集聚地,企业数量最多,发证和获证企业数均居首位,而其他地区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相对滞后.

企业经营状况

以数字认证为例,2024年1-9月营业总收入为6.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62%,但净利润为-2713.6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37.74%,反映出行业内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以下是对认证行业2025年的展望:

市场需求增长

新兴领域需求旺盛:随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相关企业对认证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如电子认证服务在政务、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可持续发展需求凸显: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企业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社会责任认证等方面的需求将增长,以证明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供应链管理需求加强: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供应商的认证要求将更加严格,这将推动认证机构在供应链管理体系认证等方面的业务拓展.

技术创新驱动

智能化认证服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认证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认证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成本.

区块链技术应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可用于认证信息的存储和共享,增强认证结果的可信度和可追溯性 。

标准更新与国际化

 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如ISO 9001:2025标准的即将推出,将促使企业更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需及时掌握并依据新版标准开展认证服务.

 国际化步伐加快:国内认证机构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与国际认证机构的合作或互认,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竞争格局变化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认证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该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认证机构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客户.

 行业整合加速:大型认证机构可能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行业集中度 。

政策环境优化

 支持政策出台: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认证机构开展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推动认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

监管力度加强:为规范认证市场秩序,保障认证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政府监管部门将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促使认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业务。

首页    行业动态    认证行业2024年总结,2025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