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缴费新规出台,“中介代付”成为历史!

认证缴费新规出台,“中介代付”成为历史!

 

国家认监委发布的新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其中一项看似细微的支付规定,却直指行业长期存在的潜规则,旨在从根本上筑牢认证公正性的防线。

一、 旧版规则下的“灰色通道”

在过去的行业实践中,许多企业习惯于将认证事宜全权委托给咨询公司。由此产生了一个常见的操作:企业将认证费用和服务费用一并支付给咨询公司,再由咨询公司代为向认证机构支付。

这种“中介代付”模式,虽然看似方便,却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 模糊了责任边界:认证机构本应是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当认证费由咨询公司转交时,认证机构与真正的申请客户之间隔了一层“付费中介”,其独立性可能受到潜在影响。

  • 捆绑了利益链条:容易形成“咨询-认证”的利益捆绑。企业可能会担心,如果不对咨询公司指定的认证机构“言听计从”,会影响到最终的认证结果。

  • 削弱了机构责任:认证机构直接对“付款方”(咨询公司)负责,而非对“责任方”(获证组织)负责,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其对认证结果终身负责的意识。

  • 二、 新版规定:切断潜在利益链,压实机构责任

  •  

针对这一问题,新版规则在第5.3.1条中给出了明确且坚定的答案:

“认证费用应由认证委托人向认证机构直接支付。”

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力重千钧:

  • 明确支付路径:它强制规定了资金的流向必须是“申请企业 → 认证机构”,从财务流程上切断了咨询公司作为“资金二传手”的角色。

  • 强化责任三角:它重塑了认证机构与认证委托人(企业)之间的直接责任关系。机构直接对企业负责,企业直接向机构付费,权责关系变得更加清晰、对等。

  • 捍卫认证公正:这一规定从制度上避免了认证机构的业务和收入与咨询方捆绑,是维护认证审核独立性和公正性的一项关键基础性措施。

三、 给企业的提醒与建议

这项新规对企业而言,实则是一种保护。它意味着:

  1. 选择更自主:企业可以更独立地选择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认证机构,不再受制于咨询机构的“套餐捆绑”。

  2. 关系更纯粹:企业与认证机构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沟通更顺畅,责任更明确。

  3. 流程更规范:在办理认证时,请务必留意支付环节。确保由本公司账户直接向认证机构支付费用,并索取正式发票,这既是遵守新规,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体现。

 

结语

一项简单的支付规定变化,背后折射出的是认证监管层面对行业乱象的精准打击与正本清源的决心。让认证的归认证,咨询的归咨询,让“中介代付”成为历史,正是为了换来一个更加清朗、可信的认证环境。

首页    行业动态    认证缴费新规出台,“中介代付”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