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厂”也能拿ISO9001?别笑!关键看你会不会“甩锅”... 哦不,是“管锅”!
“贴标厂”也能拿ISO9001?
一家公司,产品生产几乎全外包给别的厂子,自己呢?就干三件事:把做好的货买回来 → 贴上自己的牌子 → 打包发走。就这么个“轻资产”模式,老板拍脑袋一想:“咱去搞个ISO9001认证,显得高大上点!” 能行吗?
很多人第一反应:扯淡吧!你连生产线都没有,审个毛线?过不了!
BUT!(重点来了) 真相是:还真有可能过! 不是ISO9001放水,而是它考量的核心,压根不是你厂子里有多少机器、多少工人。
ISO9001到底审啥?审的是你“管得怎么样”!
简单说,它看你这家公司:
-
有没有一套靠谱的管理方法 (QMS - 质量管理体系)?
-
这套方法能不能保证你给客户的东西是合格的、符合要求的?
-
出了问题,你能不能兜得住、搞得定?
所以,对于这种“贴标侠”公司,审核官最关心的是:
“锅” (最终产品质量责任) 你甩不掉,但“锅”怎么管,你会不会?
具体怎么“管锅”?审核官会死磕这几个点:
1. “甩手掌柜”当不得,责任要认领! (条款4 & 5)
* 你不能在认证范围里写“本公司只负责贴标,生产不关我事”。必须白纸黑字写清楚: “生产是外包给XX厂的,但选厂、管厂、验货、贴标、发货、售后,是老子负责!最终产品出问题,老子认!”
* 老板和高管不能真当甩手掌柜,得拍胸脯保证这套管理体系是玩真的,特别是管好那个外包厂。
2. 供应商不是“野爹”,得当“亲儿子”管! (条款8.4 - 重中之重!)
*选“儿子”要慎重:不能随便路边抓个厂就合作。你得证明:你考察过它!查过它资质(比如有没有ISO9001证书)、看过它车间(或者报告)、了解过它口碑历史。有严格的“选妃”流程和记录!
*“家规”要立得明明白白 (采购合同/质量协议):这是命根子!你跟外包厂签的合同,不能光谈价钱和交货时间。必须写得死死的:
* 东西要做成啥样?尺寸、材料、性能、颜色...越细越好!
* 生产过程中要遵守哪些规矩?用什么设备?工人要啥水平?
* 出厂前要做哪些检查?必须给你看检查报告!
* 标签内容对不对?符不符合法规?
* 出了问题怎么赔?怎么改?
*最关键:你随时有权利去他厂里“查岗”(审核)!
*“儿子”表现要盯紧 (验证活动):
*货来了不能闭眼收!必须验货!这是你最最最重要的证明!哪怕只是抽检几个、看看外观、核对下报告,也得有白纸黑字的验货规矩和记录。
* 定期给供应商“打分”:质量合格率?交货准时不?投诉多不多?表现不好要警告、要辅导,甚至“断绝父子关系”!
* 真金不怕火炼?偶尔抽个样品送第三方测测,更硬气!
*“儿子”想变?得老子同意! (变更管理): 供应商想换材料、改工艺、挪生产线?必须提前告诉你,你点头才能干!
3. 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也不能掉链子! (条款8.5)
* 贴标不是随便贴: 你以为拿个不干胶啪一下就行?错! 得有标准操作:贴哪里?贴多正?贴多牢?标签内容对不对?会不会贴错批次?这些都要有作业指导书,工人要培训,贴完最好还得检查一下(比如首件确认),记录不能少!别小看贴标,贴错了就是大事故!
* 仓库不是垃圾堆: 货放哪儿?怎么放?别压坏了、别受潮了、别过期了(先进先出)?发货别发错了?这些基础管理得有。
* “谁家孩子谁认得” (追溯性): 万一客户投诉说某批货有问题,你得能快速查出来:这是哪个外包厂做的?哪一天做的?用的啥材料?你什么时候收的?贴的什么标签?发给了哪个客户?追溯链条必须清晰!
4. 出了问题,得会“擦屁股” (条款10.2)
* 验货发现次品?客户投诉了?不能藏着掖着! 得有流程:怎么隔离坏货?怎么处理(退货、报废)?更重要的是,要追着供应商“改”! 让他们查原因、给解决方案、保证下次不再犯!你要盯着他们改好,并且留证据!
总结一下,这种“贴标公司”想过审,核心就一句话:
你不是生产者,但必须是“供应链质量的超级管家”+“品牌责任的最终背锅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