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位美国州财长致函华尔街巨头——要求全面退出ESG投资
21位美国州财长致函华尔街巨头——要求全面退出ESG投资
2025年7月下旬,来自美国21个州的州财长、审计长及金融厅官员联合向多家华尔街大型资管机构发出措辞严厉的公开信。收信方包括贝莱德、摩根大通、高盛、道富银行、富达投资等。信中明确要求这些企业“彻底放弃”把可持续发展和气候议题纳入投资决策、股东投票及与被投企业的互动。官员们称,这种“绿色考量”已侵蚀传统受托责任,必须回到十年前那种仅以短期财务回报为标准的模式。
自特朗普2024年再次当选以来,共和党主政的各州陆续出台“反ESG”法规:
- 将参与“净零排放联盟”或“气候行动100+”的资管机构列入黑名单,禁止州养老金委托其管理资产;
- 对使用碳排放数据调整投资组合的公司提起市场操纵诉讼;
- 立法限制银行在为化石能源项目融资时附加环境条款。
二、信件四大核心诉求
- 不把“确定性未来情景”当风险
官员们点名气候变化,认为其“不确定性高,且已体现在保险与市场价格中”,若以之为长期风险来推动企业转型,属于“用假想的灾难迫使公司做不符合商业利益的事”。 - 指数基金不得“被动投资、主动投票”
要求被动产品(ETF、指数基金)只能跟随基准投票,不可借庞大持股量发动“代理投票战”。 - 拒绝“国际政治议程”
禁止使用欧盟CSRD(企业可持续报告指令)、自然资本框架、净零承诺等作为投资或投票依据。 - 披露并退出绿色联盟
须在90天内公开是否仍参与PRI(责任投资原则)、GFANZ(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等组织,并提交退出时间表。
三、州方论据:回到“传统受托责任”
信中指出,十年前“受托责任”被普遍理解为:
• 以股东短期财务回报为最高目标;
• 投票与互动仅限于提升公司市值;
• 不因环境或社会“外部性”牺牲收益。
官员们威胁,若资管机构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各州将把公共养老金、大学基金、政府存款等业务转交其他“合规”公司,预计涉及资产逾6000亿美元。
四、业界反应与潜在影响
部分收信机构已开始“去ESG化”:
• 贝莱德已退出“气候行动100+”,并减少“ESG”字样在年报中的出现频率;
• 摩根大通解散了内部可持续投资研究小组;
• 高盛将可持续金融团队并入传统投行部门。
然而,全面放弃气候风险分析可能带来新的法律与市场困境:
- 客户层面——加州、纽约州等民主党州仍要求资管机构披露气候风险,若华尔街公司“双轨”操作,或被指信息披露不一致;
- 监管层面——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024年通过的气候信息披露规则虽被法院部分叫停,但若未来恢复,资管机构仍需收集相关数据;
- 国际层面——欧盟CSRD对全球大型公司具有“长臂管辖”,若完全无视,可能导致在欧业务受限。
五、后续时间线
• 8月31日前:收信机构须提交初步回应;
• 10月31日前:提交详细整改计划及退出绿色联盟证明;
• 12月15日:各州将发布“合规名单”,决定2026年政府业务招标资格。
21州联署信件将美国“反ESG”运动推向新高潮。华尔街巨头面临两难:一方面要安抚共和党州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忽视气候危机带来的长期金融风险与全球客户需求。短期内,市场可能看到更多“去标签化”操作——即实质保留部分气候分析,但淡化“ESG”口号;长期来看,美国金融市场或出现“红州/蓝州”双轨并行的分裂局面,进一步加剧政策与资本的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