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员的心里话:新规出台,40+的我决定放弃这一行业
审核员的心里话:新规出台,40+的我决定放弃这一行业
回想起刚踏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行业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充满希望。那时候,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每帮助一家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看到他们在产品质量、运营效率上的显著提升,我都充满了成就感。从审核企业的各项流程,到协助他们改进管理中的不足,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感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然而,时代在发展,行业也在不断变化。近几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行之间为了争夺客户,竞争手段层出不穷。但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职业操守,认真对待每一个项目,力求为客户提供最专业、最负责的服务。可这也让我在竞争中有时显得有些吃力,一些靠低价竞争、审核走过场的机构,似乎更容易获得客户的青睐。
但我一直想着,只要坚持下去,凭借专业能力,总会得到市场的认可。直到 2025 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发布,我意识到,这次面临的挑战或许是我无法承受的。
新版规则对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在认证机构方面,需要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重新制定审核流程、人员管理规范、质量控制制度等。为了确保认证人员能力符合要求,还要加强对审核员的培训,这无疑将增加大量的成本。对于我们这些小型的认证从业者来说,根本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合规成本。
从人员管理来看,规则限制了审核员的审核天数和审核证书数量,这意味着要想维持业务量,就需要招聘更多的审核员。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招聘优秀的审核员本身就难度很大,还要负担新增的人力成本,这对我而言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
再说说对企业认证要求的变化,新版规则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标准。比如,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深度参与,在审核时间方面,规定也更加严格。这使得企业通过认证的难度大幅增加,他们在选择认证机构时会更加谨慎,倾向于那些规模大、品牌响的认证机构,这进一步压缩了我们的市场空间。
作为一个 40 多岁的从业者,我在行业变革面前,明显感到了力不从心。学习新规则、适应新的审核方式和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我还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家庭的责任也让我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高强度的行业变革应对中。
我也曾试图寻找转型的机会,比如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咨询等增值服务。但在如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大型认证机构早已布局这些领域,凭借他们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我们这些小从业者很难分得一杯羹。
在做出这个决定的过程中,我内心十分挣扎。这个行业承载了我多年的梦想和努力,我在这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我不得不向它挥手告别。
感谢一直以来关注我的朋友们,希望你们能理解我的这个决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在新的领域,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与专访某一机构老师,不是小编,谢谢